来源:怀柔信息网
关于DMC的发展,这里有几点可供参考:
第一,改变观念——从被动的服务者变成积极的价值创造者。一直以来,DMC习惯于听命于客户或者PCO,主动创造的机会不多。这样做的结果是,上游普遍把DMC当成了一种“成本”——而“成本”是需要往下砍的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我觉得这是由DMC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决定的,不能全怪客户。我们DMC通常情况下只是帮助客户完成了一个个任务,对于他们会议目标的达成、品牌价值的提升、会议体验的改进等,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。大多数DMC,没有自己的产品和价值服务项目,不能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加分。 第二,改变服务意识与服务模式——由被动召唤到积极响应。PCO与DMC最大的区别之一,就是做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。每次与PCO一起到各地举办活动,他们总能跳出DMC一堆毛病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挑毛病不一定是坏事,最起码这些毛病是确确实实存在的。考虑在先、即时响应、快速应对的服务意识,以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一整套响应机制、协作模式等,是DMC在考虑品牌创建之前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。 第三,以“专业性”来构建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。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拿PCO的专业性来衡量DMC是不准确的,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必要。从市场需要和分工合作的角度分析,DMC的专业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: 首先是目的地资源的梳理、整合、再创造及有效应用。人们使用DMC,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与PCO一样的专业能力,而是因为他们是目的地的行家——与目的地资源相关的行家。 其次是会议活动基本服务的意识与能力。找到DMC做服务的,不管是PCO,要么是终端客户,一般不会涉及高要求的会议活动策划及运营管理——这部分通常由PCO来完成的工作,而更多则是一些基本的服务。DMC的“专业性”要充分体现在强烈的服务意识、高水平的服务能力等方面。 最后是会议、活动及奖励旅游的策划、运营管理及服务能力。前面两个基本能力具备了之后,DMC如果还能在会议活动的专业性上拥有自己的优势就更好了。不过这一点确实有些难,这一方面是因为DMC的工作相对比较庞杂,在具体某个领域——比如汽车、金融等表现很出色不容易;另一方面是因为DMC的总体待遇水平不算高,要留驻高水平的人才其实很难——比如设计人才、运营管理人才等。所以说,DMC的专业性是相对的,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察的。 中国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发展的时间还不长,包括DMC在内的产业主体发展和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。但市场竞争是残酷的,只有积极行动起来,不断改变自己,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。